今年以來,動力能源中心牢牢樹立“過緊日子”的思想,找準節支點和創效點,實現綜合資源共享,全力蹚出一條降本增效的新路子。
抓兩頭、壓中間細摳“成本賬”
從積極“迎戰”到主動“迎戰”,該中心完善成本管理清單化、數據化、制度化,周密策劃方案,打破生產壁壘。緊盯噸鋼耗新水成本,每天對南干渠取水總量、地下水及用戶消耗進行跟蹤分析,利用洗井、化學清洗、雨水中和、外圍泵站等多形式改善水質,提高回用水使用量,加大污泥脫水量。
“針對夏季用電量管理,中心各工序嚴格落實‘避峰就谷’制度,對錯峰用電時間和計費標準認真分析研究,通過節能降耗使新水成本、用電量、氣量使用大幅度下降。”水運車間副主任劉曉濱這樣說。
抱西瓜、撿芝麻精算“挖潛賬”
“一滴潤滑油重約0.0285克,每分鐘16至22滴就能滿足空壓機潤滑使用。”“供氣壓力每降低0.01MPa,每臺空壓機每小時可以節約7至8度電。”煤氣防護站鄔陽說道。
該中心以為能源介質保供為中心,細化、量化各項措施,找出影響生產的“問題點”,落實提質增效、降本壓費“雙線作戰”,對煤氣、蒸汽、氮氣管道“跑冒滴漏”現象進行關停處理,大大降低了壓縮空氣和氮氣成本;堅持“能用不領新、能修不舍棄”原則,嚴格執行“交舊領新”制度,強化過程控制,細化月、周、日成本預算指標考核。
辦公室工作中,大家相互提醒:“雙面打印哈!別忘了關燈、關電腦哦!”交接班時不忘提醒,室內空調溫度設置不能低于26度。“墨盒搖一搖還可以打印”“文件夾用酒精清洗,跟新的一樣……”
優指標、提效率攻克“增效賬”
“我們要聚焦改革創新,聚力提質增效,對照作風建設要求,深層分析問題,制定改進措施,只爭朝夕奮戰2022年目標任務。”中心主任馬王君說道。
該中心堅持 “用指標說話”,各專業組圍繞指標管理寫“任務書”、立“軍令狀”、制“作戰圖”,努力克服指標到頂、成本到底的慣性思想,決戰30項關鍵指標,不斷提升綜合管理、生產組織、工藝優化、標準操作等方面的能力水平,充分利用能源管控平臺,通過詳細的數據分析,調整降低煤氣放散率、自發電比例及轉爐煤氣回收量的對應控制方案,結合成本整體控制表,全方位分析設備成本管理,為降本增效常態化提供了科學數據,堅持邊試驗、邊改進、邊生產,不斷完善生產污水CASS池改進、余熱資源綜合利用發電、高耗能電機改造、全燃煤氣發電、雨水回收等生產工序,并形成科學的單耗指標控制參數,配套公司的績效管理,將指標完成情況納入獎懲機制。
下半年,動力能源中心將全策全力降成本,精打細算過“日子”,多管齊下“摳”效益,在提效益上堅定目標、深耕創新。(動力能源中心 郭超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