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春作首,萬事競爭先。今年來,漢鋼公司煉鐵廠緊緊圍繞年度工作目標,堅持安全、高效、創新的工作理念,不斷夯實鐵前生產“穩”的基礎,鞏固“進”的態勢,全力開啟安全生產“奮斗模式”,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步履堅毅。
安全為首 描繪“新底色”
該廠始終堅持把安全作為職工的最大福利、最大效益,從基礎入手,從細微抓起,從短板補起,將“雙控”建設的觸角延伸到崗位,提高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能力。
“這是我們最近整理的安全風險辨識及管控措施手冊,目前主要涉及煤氣工、爐前工、看水工、鑄鐵工……當前已經列出了70余條內容。”安環科副科長蘇長偉介紹到。據悉該廠編制形成的《煉鐵廠安全風險辨識及標準化作業管控措施》手冊包含了全廠50余個崗位風險控制的程序、標準、名稱、等級以及管控措施,為區域規范開展風險辨識及落實管控措施提供了執行依據。
“現在,每班要對各類作業的崗位風險進行逐項確認后才能作業,嚴格落實班組、車間、科級干部、廠級領導的四級履職管控進行巡回檢查。”安全員李豪將作業活動申報到作業方案、作業活動過程、作業結束的前中后期的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及風險進行說明。同時,該廠還建立了《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跟蹤臺賬》,對安全風險管控措施落實情況進行動態檢查,對“雙控”落實情況進行專項考核,切實保障風險管控措施落實落地,確保安全生產無事故。
智慧煉鐵 跑出“新速度”
今年以來,該廠緊密結合廠區安全生產實際,積極引進新技術、新裝備,全力打造智能化煉鐵,提升智能化水平。
在推進智能化鋼廠建設的思想引領下,該廠加大對風險管控系統APP的應用管理,將現場的風險隱患進行閉環處置;新上線了賽克云系統,對區域煤氣系統的濃度進行智能化管控,同時遠程傳輸系統將數據傳輸到調度、工長的手機監控上,確保職工的作業安全受控;近期,廠工會聯合安環科組織人員到VR安教室進行安全學習體驗,利用科技的力量使全員樹牢安全意識。
此外,在爐前生產方面該廠在關鍵的工序環節,進行全程監控,實現爐內外智能化、可視化。爐內上線的紅外成像、激光料面、風口窺視、連續測溫等技術可全面把控爐內趨勢變化,爐外上線紅外線熱像儀監控、皮帶智能化無人值守系統、皮帶綜合保護系統、天車上料稱重計算系統,大大提升了設備運行過程中的安全性和便捷性,使得鐵前生產穩定、高效。
生產經營 邁向“新臺階”
面對全國各地疫情持續反彈,該廠緊盯任務目標,帶領廣大干部職工鉚足虎勁一手抓疫情防控、一手抓安全生產,在保證安全穩定的前提下,積極追求指標上的進步。
該廠科學統籌規劃,優化生產組織,以“持續穩定順行”為目標,確保工序間銜接,嚴格執行“高爐操作預警制”和“焦炭評分機制”,確保為“提煤降焦”工作深入推進提供強有力制度支撐;實施一爐一策高爐操作方針,不斷強化過程管控,堅持操作方針日制定、周調整、月分析,參數偏差分析,進一步提高爐況穩定性、爐缸活躍性和煤氣利用率有效提升,達到“穩產節焦”狀態;細化制定科學合理的富氧、噴煤能力提升方案,持續從“出鐵、堿度、爐溫”等方面嚴控工藝紅線加強管理,力促“提煤降焦”實施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、新突破,不斷降低工序能耗。一季度該廠結合外圍條件制定動態化高爐操作“攻守退”方案,構建高爐操作模型,細化四級爐況管理,堅持爐內外協同聯動,共向發力,實現了生鐵成本再降低48.85元/噸的成績。(煉鐵廠 何光釗)